曾守得 (師大學生)
吾愛吾師
曾守得
2020-10-30寫於台中
1971年我從淡江畢業,考進台灣師大英語研究所碩士班。從一向以英美文學為主導的淡江校園,轉換跑道,改走以英語語言學為主的英語教學領域,學業歷經一番折騰。在當時楊師景邁所長嚴格管教督導之下,刻苦力學。
1972年湯老師您完成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的語言學博士學位返國任教,我才開始認識您。湯老師您博士論文利用當時最夯的變換衍生語法派的理論架構,探討國語語法的移位變形結構,堪稱舉世中文變換衍生語法研究的先驅學者之一。由於辯才無礙,年輕得志,湯老師您意興風發,加上口才便給,在台灣師大英語研究所和大學部講授的變換語法、英語語法學等課程,頗受學生愛戴。
湯老師您精通多種語言,理論語言學學理與分析的學識底蘊深厚,無論國語、英語、日語、台語無不精通,上課您常常旁徵博引,深入淺出,發人深省,令人歎為觀止。
1973-1975我休學,進入軍中服役兩年。1975年秋季,我退伍回台灣師大復學後,承蒙湯老師您不棄,慨允指導論文,我再度走進您台灣師大英語研究所和大學部英語語法課程的教室,隨湯老師您浸泡在英語語法和漢語語法的汪洋大海裡,如沐春風。
1977年畢業以後,我去省立彰化教育學院(現在彰化師大的前身)教書。1982年我負笈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攻讀教育語言學博士學位,從事第二語言習得和教室言談與互動分析,我的專長與湯老師您的理論語言學雖然殊途同歸,皆可用於英語教學,但是我們師徒已經漸行漸遠矣!偶遇湯老師您,您總是說『守得啊!趕快回來唸語言學吧!』我總是啞口,無言以對。
湯老師您早年失怙,您孝親事長,而且皆親手親為,對百歲高齡的老奶奶更是孝敬有加,細心照料。有一次我看到您發現地板上有一滴小水滴,您立即跪下遍地尋找、仔細擦拭,以防老奶奶滑倒。真叫我肅然起敬!
湯老師您對待學生如自己子女,總是嚴教慈管。我記得曾有幾次搭車陪您回去新竹,以爭取難得的問難請教時間。每次隨您搭車回新竹時,您總是在院子裡穿著短褲,一邊拔草,並告訴我一些做人的大道理,一邊殷殷垂詢,指導我論文該增刪何處,如何增刪。我追隨湯老師您,一邊拔草,一邊默記,忙著追問如何修改論文的細節等等。此情此景,彷如昨日!
我個性疏懶。畢業離校後,忙於教學、行政、家常生活瑣事,疏於跟湯老師您請安,常常自責難安。有一次湯老師您問起我的子女。當時我只有一個兒子,您說太少。我說,我們夫妻雙薪家庭,一個孩子已經讓我們夫妻倆焦頭爛額、人仰馬翻,不敢再生。您說,你們儘管多生幾個,我幫你們養。當下我從心坎裡漾起深深的感動!
1983年湯老師您遭逢喪子之痛。1984年您出版『英語認知語法:結構、意義與功能』(上册)。1992出版『英語認知語法:結構、意義與功能』(中册)。1994年您出版『英語認知語法:結構、意義與功能』(下册)。三冊序言中都有湯老師您想念兒子志理的點點滴滴。湯老師您想念志理在世時的日本之旅,您還曾經親自為他去日本原路走了一趟!可見您倆父子情深,多麼感人。湯老師您愛女湯志真博士1990年榮膺康乃爾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後,任職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從此您父女倆雙雙在語言學界享譽海內外,令人側目。2008年4月師母仙逝。當年師母告別式上,看到湯老師您椎心泣首,歷歷在目。
朔自1969年至2016年這47年間,湯老師您著書至少38册以上,論文篇章更是不計其數。不久前,我在台中一家書店喜獲湯老師您的近作「華語語言分析入門」(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 Analysis of Chinese, 2016, 台北:致良出版社出版)。湯老師您這本大作『華語語言分析入門』應該是您關門之作。這本書特別吸引我注意的是作者欄上面的[許淑慎監修,湯廷池編著]這十個大字!並且首頁還附上湯老師您和師母的彩色合照,栩栩如生,讓我立刻愛不釋手。師母仙逝多年,湯老師您仍在首頁掛上您與師母的彩色照片,並把師母監修字樣置放在您大名之前,可見您倆賢伉儷鶼鰈情深,音容宛在,令我深深哀痛,感動莫名!
日前王旭兄傳來噩耗,說湯老師您駕鶴西歸,並擇期於11月21日假清華大學追思,不勝惆悵!想起那段台灣師大英語研究所六載苦讀的青澀歲月,其中甘苦,實在不足為外人道也。但是湯老師您的為人處世,無論為人經師,抑或為人師,皆使我終生受用,銘感五內。四十多年來,我仍然秉持湯老師您堅持的教學理念『做一個理想的英語教師』,並以『誤人子弟,天誅地滅』為戒!終生不敢或忘!
如今,教人子弟四十餘年後,歷經彰化師大、亞洲大學和靜宜大學專任教職,我始終謹守湯老師您的教誡,盡忠職守,全力以赴。我不僅已經從彰化師大退休,而且也從靜宜大學屆退,足堪告慰湯老師您在天之靈!
別了!湯老師,我們今天師生緣淺。縱然千言萬語,我也無法道盡對您多年來的思念和愧疚。但願您往生西方極樂淨土,離苦得樂,安想榮華富貴,祈願來生讓我們再續師生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