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新竹高中圖書館主任 黃大展

廷池老師在新竹中學:從學生到老師

竹中即將創校百年,湯家三代都是竹中人。從日治時代新竹州立新竹中學校的湯長淇,到新竹中學的廷池老師和他弟弟廷尉、廷旭,到志理、志永的省立新竹高級中學。他們雖處在不同時代的竹中,卻經歷了共同的校園。甚至他的岳父許振乾和父親是中學校第一屆的同學。

廷池老師成長在政權更迭的年代,從日本統治到國民政府,國語從日文變成中文。昭和19(1944),苗栗通霄公學校畢業,讀一年的高等科,他從通霄來到了父親的學校就讀,那年是19454月。半年後,政權移轉,進入另一個時代。

底下前面三個故事是他學生時代的故事,第四個則是返回學校擔任老師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這是不常被說的「野史」--罷課事件。訪談時廷池老師有提到,但他的同學姜宏民學長說的更清楚:1948年,事情的起端是高年級的同學(記得當時最高年級是高二)欺負我們。那時年資深的學生還有濃厚的日本作風,命令低年級學生無條件服從,每一次碰面需要向他們像軍隊一樣舉手敬禮。初三同學們不以為然,不照做。高二學生生氣,對我們施行「團體制裁」:所有的初三學生被叫去跑運動場幾圈,痛罵我們一頓,然後輪流地打我們的嘴巴。我們不服氣,跑去辛校長那裡告狀,但是校長並沒有處理。有人懷疑,高年級的學生們二二八時救過校長,現在校長不願意處罰他們。我們初三學生走頭無路,在我班開會討論對策。一位衝動的同學站起大喊「罷課!」全班同學一哄就帶著書包走出教室。我們丙班領先,甲,乙兩班也跟著來,三個教室一下子全空。一個禮拜後,我們聽家長們的勸告,才回校上課。

第二則,從中學成績單看他的學習表現,每學期平均成績接近90分,畢業總成績是88.5。每年都得到甲種獎學金,可略窺見他的學習狀態。

第三則,中學時他擁有了一輩子的摯友--五人組。宏民學長在《Home Is Where the Water Is提到:在戰後幾年顛簸不定的政治氣氛中,我()享受了難得的福氣:與四位同學開始建立莫逆之交。我的四個朋友既是鏡子,可以相互照見,又是可以彼此傾吐內心話的真正知己。湯廷池、蔡鏡輝、劉遠中和張維廉是同學裡的佼佼者,我無法選擇更好的同伴。我們所有人都來自社會的中堅階層,知識份子的背景。我們的父母都受過良好的教育;甚至有些家長從同一中學畢業。大多數是教育界的人,還有一位是醫生,所有都是社區的支柱。我們自己最重要的約束因素是年輕人的理想主義。今天,我們可能被稱為書呆子:我們只管求真學習而對參加社交聚會不感興趣,從不喝酒或抽煙。除此之外,我們五個人都不張揚,不虛榮,不詭計或霸氣。由於我們相互尊重,從不吵架,感情融洽,始終以共識一致的方式行事。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卻是五人行,切議琢磨。我們在任何學校比賽中都是一支強大的力量。我們之間的緊密聯繫,學術成就和運動能力得到廣泛的尊重和羨慕。不久,我們變成在學校和社區中廣為人知的「五人組」。

湯廷池是所有的成員裡的大腦。他精明,博學,口齒清晰,是一個步行/行動百科全書,並且知道世界裡所有值得了解的事情。是我們中唯一在初中時就找到了心愛的人。他和他的青梅竹馬許淑慎,充滿劇情的求愛互愛,不愧是莎士比亞的戲劇。女方家長極力反對,我們四個好友還跑去女家替廷池訴情,但是無濟於事。他們倆克服了許多看似無法克服的障礙,十多年後終於結婚。

第四個,台大法律系的廷池老師取得了初中公民老師的資格,回到母校他選擇了教英文,湯老師曾說:台大法律系畢業以後就與台大外文系畢業的妻子分別回到母校的新竹高中與新竹女中擔任英文教員。我們時常以「誤人子弟,天誅地滅」互勉,幾乎課本裡的每一個生字都查詢家裡的每一部英文辭典,不但準備了非常詳盡的教案,還在家裡預演如何上課。1963年與1971年我前後兩次出國,都在極短時間內順利獲得學位歸國。我想,這樣的表現並非由於我特別的聰明或用功,而是來自平時的「教學相長」,是學生對我的期望與我對學生的責任感造就了今天的我。

從中學時代,我們看到了廷池老師所處的時代環境和對於學習的熱愛,同學間彼此互重切磋成為一生的摯友。到返回竹中任教時,對教育的熱誠和對學生的責任感形成的教學態度,幾乎是學生們對湯老師回憶的共通印象。

謝謝廷池老師,給了我一個學習的機會。


【後記】:
由我來擔任湯老師在新竹中學時的引言真是誠惶誠恐。廷池老師是新竹中學高中第四屆畢業(1951),台大法律系大學畢業後不久回竹中任教(19571964);我則是2004年到竹中任教,相隔40年和他完全沒有交集。

幸運的是,201511月蔡肇慶陪同,對廷池老師進行一次訪談;另一次則是2019年和14屆的學長們和老師一起用晚餐,簡要的再詢問幾個問題。也透過志真和嘉菁兩位老師的協助,將20本老師的重要著作,贈送給母校納入「竹中人文庫」典藏,以作為師生的學習典範。

這次的引言分享來自於第一次的訪談,和第二次聚餐後,志真老師介紹了廷池老師的摯友之一--遠在加拿大的姜宏民學長。藉由和宏民學長的聯繫通信,聽到一點點當年他們在竹中的故事和一輩子的情誼(故事一、三)。另外,近幾年在整理校史資料,也找到有跟湯老師相關的資訊(故事二)

我擔任「拋磚引玉」的角色,為各位即將分享的美好故事做個暖身和「小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