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星(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學生)

給湯老師的一封信

湯老師是1976年我就讀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的指導教授。算算日子跟老师都已經是近半世紀的師生感情了。跟其他學生一樣, 湯老師對我視如己出。他要兒女們稱我黃哥哥。我後來雖然沒有在語言學界發展,但跟湯老師幾十年來一直保有聯繫。尤其是老師過世前兩三年那段時間,我跟他常有接觸:每個星期五下午開車接送他去上課,也就坐在課堂聽他上課。偶爾開車載他去台大醫院看病。陪他聊天時老師總會跟我談談他對師母的思念,對時局的憂心,對學生的關心,最後總又回到他最喜愛的教學工作。看到老師數十年如一日,即便在晚年,仍然心無旁騖,埋首於學術研究,致力於教學工作,甘之若飴。在老師身上我看到一位偉大學者與誨人不倦師長的風範。

志真,志永姐弟請我代表老師這六十多年不同世代的學生在告別式上談談老師。我甚為惶恐,在這悲痛的場合,短短幾分鐘,要描述老師不平凡的一生,那是件不可能達成的任務。所以,學生們也認為應該再找個時間及合適地點來追念這位亦師亦友的長者。讓不同世代的學生來追憶及懷念老師的一生。

現在我要開始讀我寫給老師的信,這是我們不同世代學生共同的心聲,老師一定會聽見:

親愛的湯老師:

得知老師過世的消息做學生的我們都十分錯愕與傷痛。我們知道生命列車總會開到終點站,但幾十年來我們已經太習慣有您陪伴的日子,常聽到您的聲音,常看到您的笑容,總認為您將會永遠跟我們在一起。

在今天跟您說道別的日子,我們感謝您做為我們的師長。在我們生澀無知的時代您教導我們如何茁壯成熟,您陪伴著我們成長。在我們少壯時期老師引領我們進入深奧的學術殿堂,耐心的訓練我們如何做學問,如何寫論文。我們做的好的時候,您會對我們點頭微笑,給我們掌聲,表示嘉許。等我們年紀漸長時,您又變成我們的朋友,常常關心,時時掛念。進入头发都白的老年時我們更成為無所不談的知己了。

感謝老師在我們不同階段的人生,有時像嚴父般教導我們,淬練我們,但也有時也會像慈母般呵護,疼愛我們。我記得常到新竹老師家討論論文,老師及師母總會留我一起吃飯。記得嗎?老師在清華時,課後也常帶領學生跑十八尖山,鍛煉身體。做任何事,老師總把學生擺在前面。老師常告誡我們的一句話:做老師的不可誤人子弟。

老師您著作等身,學問如萬仞宮牆,但感謝老師為我們開了一扇小門,循循善誘,引導我們進入學術研究的世界。老師給了我們好榜樣,我們不會忘記您是如何用功寫書,更不會您忘記您是如何一個字,一個字修改我們的論文。

老師90歲的一生只有一個職業,那就是當老師。老師有教無類,樂在其中,您在新竹中學時代曾開班免費教授英文,學生來自各階層,甚至有來自老師家做工泥水匠的孩子。可見老師不但沉潛於高深的學問,也沒忘記有心向學的一般學子。這就是您的赤子之心,這就是真實的您。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親愛的老師,今天在您飛向天空去見師母時,我們要大聲告訴您:
做您的學生是多麼驕傲,多麼幸福。再見!老師,感謝您,有您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