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佩琳(體制外學生)

追思湯廷池教授

一位喜愛人家叫他「老師」更勝於「教授」,致力於「教育家」更多於「語言學家」的長者。


摘自:新竹中學第十四屆畢業生(1961)

《五十週年同學會紀念冊》(2011)


湯廷池:新竹中學第四屆畢業(1951)

我並不是一個十分用功的學生,只是喜歡靠自己讀書,尤其是喜歡靠自己觀察、分析、思考、推論。我對於教育這個工作懷有深厚的使命感,台大法律系畢業以後就與台大外文系畢業的妻子分別回到母校的新竹高中與新竹女中擔任英文教員。我們時常以「誤人子弟,天誅地滅」互勉,幾乎課本裡的每一個生字都查詢家裡的每一部英文辭典,不但準備了非常詳盡的教案,還在家裡預演如何上課。1963年與1971年我前後兩次出國,都在極短時間內順利獲得學位歸國。這樣的表現並非由於我特別的聰明或用功,而是來自平時的「教學相長」,是學生對我的期望與我對學生的責任感造就了今天的我。

我的專業領域是語言學,特別是華語、英語、日語的語法理論與分析,而我今生的志願則是把現代語言學的理論與方法傳授給學生,好讓現代語言學在國內生根茁壯。教學生涯已五十五年,五十五年如一日,一直樂在其中,不改其樂。教學為的是回報,著書為的是薪傳。活到老學到老,人盡其才而物盡其用。無論自己的年紀多大,都願意把自己當做資源回收與廢物利用的對象來繼續努力,一直到最後回歸大地為止。
~~~~~~~~~~~~~~~~~~~~~~~~~~~~~~~~~~~~~~~~~~~~~~~~~~~~~~~~~

老師在台大法律系畢業之後曾任教於新竹中學,並在負笈美國留學返國之後任教於國立師範大學,曾在清華大學創辦外語系並當任第一屆系主任以及籌備語言學研究所,也曾在輔仁大學、東吳大學、元智大學等其他學校教育英才。

有幸成為老師的體制外學生之一,是因為大舅舅是老師在新竹中學教導過的學生,而老師當年想推行「從幼稚園開始學英語」,找了黎明光老師來做助教,我和弟弟就成為那群吵吵鬧鬧的小學員,記得那是在新竹客運2樓的一個大房間內,週六下午上課之前先跟同學們玩一下,而上課的時候睡神上身只能硬撐著眼皮,拖到下課又成了一條龍!就這樣從幼稚園、小學到國中,從新竹客運的教室到老師家,上課前還先做體能訓練幫忙拔庭院中長出的野草,結果我們這群頑皮的孩子卻把師母心愛的花草也一起拔掉了!

記得那時候老師出版了一套由海國書局發行的英文教材,書皮是藍色的,裡面的英文作業好多好多,我們跟著幾個大哥哥大姊姊一起讀那套英文教材,而老師每一個禮拜都要講好多頁,每次要到上課之前都好緊張,這些作業怎麼都寫不完呢?上課的時候都暗暗祈禱「希望老師今天不要點到我」,而看到別人答錯被老師處罰的時候,心中還會有點幸災樂禍!在那段英文補習時期,覺得老師好兇、脾氣好壞,特別是聽課聽到打瞌睡,怕被老師睜大眼睛瞪著你看,覺得上課時間怎麼過得這麼慢,等聽到老說終於開口說「今天上到這裡」,睡意全消。在那段青春歲月中,最高興聽到的是:「老師有事,停課一週」,就這樣週而復始!

也虧有經歷過那段痛苦的英文磨練,大一開始看原文教科書的時候,就比較不感覺有多吃力,而後進入職場工作至今,主要就是處理英文文件,也注意到來自不同國家的英文之間的歧異性,老師給予我的英文指導,至今受用無窮!

在我和弟弟都到台北讀書、工作之後,爸爸成為老師的慢跑好友,由爸爸開車載著老師到十八尖山一起慢跑,爸爸胖而老師瘦,兩人就像王哥柳哥。在爸爸往生之後,每次我們跟老師相見時,老師總會提起爸爸跟他一起慢跑的時光,不勝唏噓。有幾年老師曾跟我們去花蓮的蝴蝶谷溫泉渡假村小遊,老師的腳力一點都不輸給年輕小夥子,行走園內的登山步道,絲毫無礙。而在老師因為跌倒而動手術之後,首次看到老師拄著拐杖,我沒有想過從小在我心中是個「巨人」的老師,一夕之間變老了,而且老師的聲音變得好柔軟,反而讓我懷念起以前老師在上課時罵我們的雷公音!

去年我們有幸跟老師一家人來為老師慶祝米壽,驚覺到老師的消瘦,但老師不以為忤,直說他活得好幸福,老年有兒孫相伴,有學生承繼志業,他時時懷念著師母,計數著師母往生的日數。我記得那天我還跟老師說,日本人在過完米壽之後,接下來的大日子是茶壽,也就是108歲,我跟老師打氣,說我希望能幫老師慶祝茶壽,我還記得老師那時候臉上的笑容。

未料,今年的某一天弟弟突來家裡告訴我和媽媽,老師住院進行髖關節手術,本來一切都很順利,不料肝功能指數突然暴增,而住進加護病房。在921日晚上又收到弟弟傳來老師往生的訊息。或許,這樣也好,老師達到他的心願與師母重聚,老師的身體也不再有病痛纏身,如果跟爸爸相見,兩人又可以相伴慢跑。

往生是一個新的開始,心無罣礙,直行!
學生
珮琳 敬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