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宛昀(體制外學生)
我所認識的湯爺爺
認識爺爺那年我年僅五歲,在我眼中,爺爺是一位親切和藹而且學識豐富的長者。小時候爺爺會把我抱在腿上一字一句的教我讀書、學英文,並且提醒我們學習不能只依賴學校,學習時必須要觀察、分析、思考、推論,要勇於嘗試、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凡事要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放假時到爺爺家讀書寫功課,爺爺也會帶著我們一起參加清大歲末活動、逛梅園,去十八尖山、三民國小運動,告訴我們健康的身體才是一切的根本。
影響我更多的是爺爺言行與身教,爺爺家中物品擺放井然有序,曾說:物品要定位擺放,並且記得它們的位置,這樣即便停電都還能找到,這個習慣讓我在工作時能更有效率。下課回家後,爺爺會和奶奶分享當天的所見所聞,若有人分享有趣的故事,爺爺一定會告訴奶奶,又或者別人分享了什麼特產點心,即便是一塊再尋常不過的點心,也一定帶回家和奶奶一同分享,這樣的互相敬重與珍惜,讓我明白何謂靈魂伴侶。爺爺的生活中非常規律,有著每日讀報、運動的習慣。事情盡量自己來,處處代人著想、不麻煩他人,待人謙和有禮、惜福愛物,我曾經看爺爺用橡皮筋取代計步器背夾的部分繼續使用,而非購置新品,即便社會環境已經如此便利而且豐饒,爺爺依然堅持簡單而質樸的生活。
猶記得我們曾經為某一次的暑假作業訪談爺爺,爺爺在訪談過程中詳述生平,在爺爺的敘述中,聽見了每天在通勤中把握時間完成功課的精進;聽見了爺爺每日到父親墳前報告當天所發生的事的孝順;聽見了爺爺每天為弟弟妹妹看功課的兄長風範;聽見了爺爺在生活中養成惜福愛物的習慣;聽見了爺爺對於教育工作的細心與熱誠。在訪談中,爺爺分享上課前是如何準備課程內容與教學歷程,更特別強調「誤人子弟,天誅地滅」這句話,可見在爺爺心中是多麼慎重看待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
爺爺一生不僅致力於課堂上的教學、著書傳承知識,亦樂於分享生活中的觀察與時事的觀點,在言談中所透露出來的溫暖與正向能量,時常為我們帶來新的想法,爺爺不僅指引學習的方向,也鼓勵著我們要保有求知的慾望和學習的熱情。
在成長歷程中能有爺爺的疼愛與教導,真的是上天賜予的福份,謝謝爺爺一直以來的鼓勵,未來也一樣會謹記爺爺的教誨,將爺爺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