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明 之二

點點滴滴的回憶─泡湯」的日子

老師在送我的書上寫著
最知道我『底細』的學生」以及為這一本書所付出的汗和愛」,更在1989年出版的書籍的序裡寫著陳光明同學最近兩年來都與我朝夕相處。無論是生活或是工作都受他的愛護與幫助」,其實我受到老師的愛護與幫助更多,老師才真正是我這輩子的媒人、貴人與恩人。

從1986年的暑假到師大英語系旁聽認識老師開始,到今天剛好三十五年。1987年7月我搬到新竹跟老師寫論文,由於已經是研究所三年級了,不用到校上課,可是也沒有任何收入,完全依賴家裡支援。由於我沒有語言學的基礎,我白天從租屋處走到老師家讀書、校稿,傍晚和老師跑步時,做伸展操,老師會問今天讀的書有沒有問題?我沒有問問題,老師就會從中抽問。就這樣子慢慢補足我欠缺的知識,以及漸漸學會語言學的分析思考。老師可憐我沒有經濟來源,中午就留我在家吃飯,晚上,我又會在老師家吃完晚餐才回租屋處。這兩年湯姊和志永分別在美國和台北讀書,家裡只有老師、師母和白天來煮三餐的歐巴桑,每次我留在湯家吃飯,老師都要吩咐歐巴桑多煮一點,怕我沒有吃飽。

畢業後,我在燕巢當兵。放假回新竹看老師,老師都會送我到門口,直到我走到巷口轉彎,他才會進屋子。退伍後,我決定在新竹定居,也聽從老師的建議在新竹買了房子,也用我們的稿費買了一輛二手車,這樣老師上課、運動都比較方便,我也多了跟老師相處的時間。老師生活的點點滴滴也慢慢具體化,老師以往的生活故事也漸漸浮現。比如,這麼多年,我就沒有在湯家吃到蛋,煎蛋不用說,連水煮蛋也沒有。後來老師才說起:原來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吃蛋吃到怕了,回到台灣以後就堅決不吃蛋。老師跑步也是一樣的堅持,在十八尖山跑步就一定要踢到寶山路的電線桿才折回,絕對不打一點折扣。老師因為父親在初中時過世,身為長子,底下還有五個弟妹,生活非常辛苦,也因此養成了節儉的習慣。他說在美國讀書時,紙筆都是撿美國學生丟棄不要的;家裡的電器不用時都要拔掉插頭,電風扇只有和師母吃飯時才會運轉,而且還是最慢速的。

老師最疼愛的人就是師母。老師說從小時候見到師母,就決定要保護、愛護師母一輩子。後來去美國讀書都是逼不得已才去的,又因為思念師母,所以只好用最短的時間取得學位。鄭愛倫老師說老師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取得學位的速度成為
奧斯汀的傳說」。師母心臟開刀在美國休養一年,老師更是每天傳真一封幫師母加油打氣。

那幾年我幾乎都跟隨老師上課讀書,跑十八尖山,後來跑三民國小,靜慧小姐就笑我說,天天泡湯,怪不得會交不到女朋友,娶不到老婆。可是,後來我能娶到阿雲(老師都這麼叫)小姐當老婆,都是老師幫的大忙,媒人也是老師。在阿雲對婚姻徬徨的時候,是老師為我說好話,堅定了她的決心;在岳父不贊成的時候,是老師千里迢迢從新竹到霧峰替我做媒。頭一次到霧峰家裡,岳父避不見面,訂婚的時候也沒有出現。老師這一輩子從不求人,為了我的婚事,
低聲下氣」。我就覺得愧對老師。我常跟阿雲說,我這輩子只做對了一件事就是跟對了老師,然後其他的事都對了。老師現在到天上和師母、志理哥哥團聚了,可是老師,我實在很想你啊!